对于英语世界的人来说,LaTeX无疑是最好用的排版系统。但是对于东方社会,却显得非常鸡肋。 讽刺的是第一套针对中(C)日(J)韩(K)文的解决方案(CJK包)却是由一个德国人 Werner Lemberg 给出的。
CJK世界的用户还会遇到另外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,就是跨平台。 一般来说,对于纯英文文档,latex的跨平台兼容性是非常不错的。 而对于中文来说,由于需要用到系统字体,不同平台下调用字体的命令是有很大差别的。 因此兼容性甚至不如 MS office。
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在 Mac OS 下简单易用的博士论文模板。 如果要想切换到其他系统,如Linux,需要配置好字体文件。
重返 linux 世界,发现该模板可以很好的兼容 linux 系统。
(1)字体:
中文字体:华文宋体(STSong.ttc),华文楷体(STKai.ttf),华文黑体(STHei.ttf),华文隶书(STLiti.ttf),华文仿宋(STFangsong.ttf)。
英语字体:TeX Gyre Termes(包含:texgyretermes-regular.otf,texgyretermes-italic.otf,texgyretermes-bold.otf,texgyretermes-bolditalic.otf)
Avenir(mac系统字体),Cochin
(2)Texlive:
我使用的是 Texlive-2014 排版系统。安装 MacTex-2014/2015 应该都能正常使用。 Linux 下也可以正常使用。
(3)修改的文件(注意看看你是使用的texlive 2014 还是其他版本的。):
MAC OS 与 Linux OS 通用修改方法:
locate ctex-xecjk-winfonts.def !定位 ctex-xecjk-winfonts.def 文件。
新版本 texshop 路径如下:/usr/local/texlive/2019/texmf-dist/tex/latex/ctex/fontset
里面有 ctex-xecjk-macnew.def / ctex-fontset-ubuntu.def 文件。请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修改相应文件。
找到该文件后将其修改为如下:
\setCJKmainfont[BoldFont={STHeiti},ItalicFont=STKaiti]{STSong} \setCJKsansfont{STHeiti} \setCJKmonofont{STFangsong} \setCJKfamilyfont{zhsong}{STSong} \setCJKfamilyfont{zhzs}{STZhongsong} \setCJKfamilyfont{zhhei}{STHeiti} \setCJKfamilyfont{zhkai}{STKaiti} \setCJKfamilyfont{zhfs}{STFangsong} \setCJKfamilyfont{zhli}{STLiti} \setCJKfamilyfont{zhyou}{YouYuan} \newcommand*{\songti}{\CJKfamily{zhsong}} % 宋体 \newcommand*{\zhongsong}{\CJKfamily{zhzs}} % 中宋 \newcommand*{\heiti}{\CJKfamily{zhhei}} % 黑体 \newcommand*{\kaiti}{\CJKfamily{zhkai}} % 楷体 \newcommand*{\fangsong}{\CJKfamily{zhfs}} % 仿宋 \newcommand*{\lishu}{\CJKfamily{zhli}} % 隶书 \newcommand*{\youyuan}{\CJKfamily{zhyou}} % 幼圆 \endinput
注意:这里,我用的是 kaiti,而不是 kaishu。如果你以前按照网络上其他人的说法修改过此文件,需要注意这点不同。
(4)编译方式:xelatex(详细见run.sh或run-sc.sh)
(1) documents-sc 文件夹
此文件夹下包含 3 个 pdf 文档:
0.pdf:为学校要求的论文封面。
1.pdf:为学校要求的论文版权转让页。
2.pdf:为论文的评审结果页,附在论文最后。
此三文件被0-cover-sc.tex以及main-sc.tex调用,用来生成提交给学校的,较为丑陋的论文版本。
(2) fig 文件夹
此文件夹下包含如下几个文档:
cover.pdf:自制论文封面,被0-cover.tex调用,用以生成可以拿出去得瑟的论文版本。此处将你自己的封面替换cover.pdf即可。
cover.eps:被0-cover.tex调用,用以生成扉页的图片。
appendix.pdf:正文与附录中的间隔页,被style.tex中定义的newcommand:\myappendix调用。可换做自己的间隔页,但建议不做修改。
sdulogo.eps:同上,自制的论文封底,被z-endpage.tex调用。可以换成你自己的封底。
(3) packages.tex
我所调用的packages包,以及对于字体的调用。
(4) style.tex
我所定义的论文样式。
(5) main-sc.tex 以及 main.tex
编译的主体,二者仅在封面与封底有区别。其中,sc为上交学校版本。
文件内部将各个章节通过input调用进来。比如:
\input{10-intro} 是将10-intro.tex调用进来。 这样我们可以一章写一个文件,然后依次将其input到main中。
(6) 0-cover-sc.tex 以及 0-cover.tex
分别用于生成上交学校版本(sc)以及自己得瑟的版本。依次被main-sc.tex以及main.tex调用。
(7) 0-abstract.tex:中英文摘要。
(8) 10-intro.tex:章节正文。
(9) appendix.tex:附录
(10) z-ack.tex:致谢
(11) z-publication.tex
山大的奇葩要求,将发表文章附在后面。也不管人家出版社有没有版权限制。 publication文件夹下存放的就是已发表文章。通过 \includepdfmerge 命令将其输入到main中。
(12) sduthesis.bst,ref.bib 以及 bib.tex
不同人添加参考文献的喜好不同。如果你喜欢使用bibtex,那么,需要的是前两个文件:
sduthesis.bst 定义参考文献样式。
ref.bib 为参考文件的数据库。
当然也有人不嫌麻烦,喜欢使用bibitem。这时,你需要bib.tex文件。将自己的参考文献一条一条的粘贴上去吧。
这个在main里面有选择。将选项B注释掉,就是使用bibtex;将选项A注释掉,就是使用bibitem。
A:首先将配置(1)中的中英文字体安装上,没有的可以 Google。
B:下载此模板。
C:按照 10-intro.tex 的样式开始写正文。注意,chapter为中文标题,echapter为英文标题,用以生成中英文目录
D:打开终端,进入当前目录,然后输入:
./run.sh 得到可以自己的论文 main.pdf。 ./run-sc.sh 得到上交国家的论文 main-sc.pdf。
Too young, too simple 吧。
(1) 肯定是和山大的标准规范不一致了。但是山大的规范最近一次更新都是十年前了。 那规范扯淡的不能再扯淡了。字号非常大,行间距也非常大。打印出来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!!! (好吧,我承认,我只是看着山大的标准排版很丑。用他那排版,我的大部分公式要换好几行才能写开。)
(2) 使用 firefox 打开 pdf 文件预览时,章节标题显示不对。这主要是因为章节标题使用了仿宋字体伪加粗(即字形漂移3此叠加)。 解决方案暂无,应该是 firefox 渲染的问题。 下载下来用本地 pdf 阅读器打开,或者使用 chrome 浏览器打开即可解决此问题。 如果有人不喜欢伪加粗字体的话,可以将其换位隶书或黑体。